三十人大数据研究院
大疫之后,哪个城市更适合投资置业?
2022年12月26日,三十人大数据研究院在数字经济三十人论坛上发布的2022年296个城市宜商指数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南京、重庆、青岛、武汉位居前十。其中成都、杭州、青岛、长沙、合肥、海口、贵阳、太原、南宁、大连、长沙、南昌等表现突出。部分城市因为疫情影响导致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受阻,排名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报告采用5个维度来综合测评城市宜商水平指数,分别是商业准入吸引力、基础设施吸引力、产城融合吸引力、要素成本吸引力、市场总量吸引力。考虑到世行等机构和单位都在调整城市营商指标和内涵,2022年的报告以宜商水平指数名义发布,2022年报告指标有所调整,更多地使用了2022年城市数据。本总报告有别于以往,更加强调企业和居民的感受,比如城市人口流向、企业迁移方向、企业增加量、风投走向、外资投向等。
本报告使用了2022、2021年各城市营商数据,少数年度变化不大的数据,采用了2020年的数据。企业开办、水电气和房价、地价,发明专利、空气质量等均采用2022年数据测算,12月份部分天数缺失,采用科学估算的方式。本报告测算的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测算时采用了国际国内通行的“前沿距离法”,即每个基础单项指标的最大值设定为1,最小值设置为0的方式。由于报告中涉及众多单项指标的单位(量纲)不尽相同(如单位面积公路长度、水电气价格、人均供水能力等),使用不同单位的指标之间难以进行比较,因此采用“统计指数法”,也称无量纲化法,计算每个基础指标的个体指数,易于不同基础指标之间的横向比较。计算公式如下:某城市正指标得分=(某城市值-城市最小值)/(城市最大值-城市最小值),某城市负指标得分=(城市最大值-某城市值)/(城市最大值-城市最小值)
正指标的数值越大,测算的指数得分越高,比如每万人企业数),逆指标的数字越大,测算的指数得分越低,比如空气的细颗粒物浓度。
2022年全国大陆人口总数趋于下降,2020年以来由于各地防疫措施与经济增长关系处理的方式与效果不一,各城市投资和利用外资增长分化进一步加剧。由于人口红利以及房地产对经济贡献走向负拉动,各城市宜商水平改善程度,将成为未来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报告数据来自各部门、各城市以及部分大数据企业,全部为公开数据。部分数据因为口径不一致,本报告在测算时按同一口径进行了调整。
一、宜商能力指数:京沪深广蓉位居全国前五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宜商水平最高的前十名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南京、重庆、青岛、武汉。长沙、苏州、西安、郑州、海口为第十一名到第十五名。其中成都、杭州、海口、青岛、西安表现突出,排名靠前。部分城市因为疫情因素,经济和社会活动受到了影响,也有很多城市克服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宜商指数考虑了5大维度,分商业准入、基础设施、产城融合、要素成本和市场总量。其中商业准入、基础设施、产城融合、市场总量分别占22.5%的等权重,要素成本占10%的权重。要素成本考虑了水电气以及土地、人力成本,所以占权重低,是因为各城市对于要素成本可以减免或补贴,很多城市对于大的投资项目甚至采用零地价的方式吸引投资者。世行报告显示,等权重与非等权重,报告城市测算排名差距不大。
上述五个维度,分别与世行以及中国营商环境指标有差异。其中世行2020年以前的营商环境指标,主要从企业全生命周期考虑,2023年世行新指标增加了公用事业接入指标、争端解决指标,去掉了执行合同等指标。中国营商环境指标考虑企业全生命周期,以及市场监管、服务的内容。上述大部分指标在本报告有所纳入,不同的是,本报告采用可比较的同一口径的指标,大部分可以及时获取,同时更多地考虑企业的需求和感受。比如商业准入从人口往哪去、企业往哪走、资金往哪流、投资企业往哪去的角度,直接反映各个城市的商业准入便利性。基础设施,则从航空、公路、轨道交通、出租车、供气、供水等角度进行了测算。产城融合从教育服务、医疗服务、专利研发和高新技术服务、直接和间接融资、生态环境等服务等进行测算。市场总量,从人口总量、经济总、一般预算收入、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进行测算。
从排名情况看,一般城市级别越高,营商环境表现越好。宜商指数前二十名城市中,只有苏州、无锡为一般地级市。其余均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或省会城市。前三十五名城市中,有约一半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区中。其中长三角地区为多,珠三角次之,京津冀地区只有京津2个城市入围。关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均分别只有一个城市入围。成渝地区的核心城市成都、重庆,北部湾城市群的南宁、海口,长江中游的武汉、长沙、南昌,粤闽浙城市群的厦门、福州,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济南、青岛,均也入围。
很多级别高的城市表现良好,主要原因是在很多领域有独特的优势。比如截至2021年底的成都市场主体数为326万,2022年12月初在365万左右,在全国仅仅少于深圳。海口2022年前11个月新开办的市场主体数,每万人开办的市场主体数和企业数,均为全国第一。再比如杭州2022年1-11月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为全国第四,仅仅低于北京、深圳、上海,预计南京2022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为全国第二,仅仅低于北京。
有很多一般地级市,比如珠海、常州、佛山、东莞、龙岩、芜湖、嘉兴、泉州、舟山、和苏州、无锡一样,在很多领域表现突出,成为一个独特的风景。比如截至2022年12月3日,苏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为全国第四,达到1.25万个,仅仅少于北京、上海、深圳。舟山2021年的人均绿地数为全国第一,在每万人的发明专利授权方面,苏州、无锡、常州、佛山、东莞、嘉兴、泉州等,均为全国前列。
二、商业准入指数:武汉海口深圳青岛杭州位居前五
2022年商业准入指数得分最高的前十个城市,分别是武汉、海口、深圳、青岛、杭州、成都、上海、西安、长沙、广州。商业准入考虑到了人口流向、企业迁移、资金流向和企业投资的情况,分别占居1/3的权重。
上述城市在很多领域具有领先的优势。比如在常住人口增加方面,2021年底武汉市以132.24万人位居第一,这与在2021年武汉市疫情稳定后大量人口再回归有关系。杭州、成都、西安、长沙、青岛、南昌、郑州的、宁波、广州的常住人口增加量也在13万到27万不等,很多城市常住人口净流入明显。
深圳2022年11月底市场主体数为397万,位居全国第一,成都位居第二,为365万(在业、延续)。上海、广州、苏州、重庆、北京、西安、青岛、武汉居全国第三到第十名。2021年每万人新开办的企业数、每万人新开办的市场主体数方面,广州和成都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名。2022年11月底全国企业总数最多的前6名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成都。2022年前11个月全国新开办的市场主体总数最多的前五名城市,分别是海口、成都、深圳、广州、上海,海口2022年前11个月新增市场主体为66万,为全国第一。2022年前11个月全国每万人新开办市场主体数和新开办企业数最多的城市,均是海口。海口市场主体增长快,与该地的自贸港区域的人才实施了个税15%、鼓励类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甚至为零的优惠政策有关。
在2021年实际利用外资额方面,上海、北京、武汉、深圳、重庆位居全国前五名,其中上海突破了200亿美元,其余4个城市为100亿美元以上。在2021年人均利用外资额方面,西安、重庆、深圳、武汉、上海位居前五名。2022年前11个月,上海、北京、深圳实际利用外资在200亿美元、150亿美元、100亿美元左右,仍位居全国前列。
三、基础设施吸引力:沪京深广蓉渝位居前六
2022年基础设施吸引力指数得分最高的前十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武汉、天津、南京、杭州。
基础设施考虑到了机场航空、轨道交通、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出租车、公路和水运货运,以及供水和供气能力。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在全国领先。
其中北京仅火车站就有10个左右,很多方向为多线路。比如去天津方向,就有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滨高铁3个高铁线。 在机场方面,京沪以及成都、遵义,均有两个民航机场。深圳的单位面积高速公路长度为全国第一。上海、广州、深圳的供水能力为全国第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的供气能力为全国前五。上海、广州水路货运能力为全国前几名。
很多一般地级市的基础设施水平表现良好。比如赣州、鄂尔多斯、保定的高速公路位居全国前几名。舟山、芜湖、泰州、贵港的水运量以及港口吞吐能力为全国靠前。考虑到上海洋山港实际位置位于舟山,这在一个侧面反映出舟山的航运发展能力,在全球和全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越性。贵阳、鄂尔多斯、石家庄、唐山、临沂、阜阳的公路货运能力为全国前列,这些城市具有成为全国物流节点城市的潜力。
2021、2022年前后,京沪的轨道交通运营达到1000公里左右,地铁运营里程远超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的水平,但是在市域铁路方面,中国城市大部分为零头,与伦敦东京等几千公里的市域铁路长度还有差距。中国轨道交通里程比较长的城市,主要是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但是很多中小城市也建有轨道交通,很多不是地铁,而是有轨电车和单轨铁路或市域铁路。比如三亚、天水、株洲、宜宾、淮安均开通了有轨电车。很多城市地铁为跨省跨市,比如广州与佛山,上海到苏州,杭州到绍兴等,都通了地铁。成都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全国第三。由于每一个城市在轨道交通运营能力和理解差别大,预计未来几年城市轨道交通里程的差距会拉大。
从城市总供水、总供气能力看,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广州、成都等位列全国前几名。但是从人均来看,则差异大。2021年人均供水能力最大的前十个城市,分别是珠海、克拉玛依、三亚、东莞、广州、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2021年人均供气量最大的前十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嘉峪关、乌鲁木齐、克拉玛依、西宁、天津、淄博、包头、上海、兰州。供水能力大的城市主要在南方,供气大的城市主要在北方。这与南方降雨量丰富,北方是天然气储藏量丰富有关。陇南、定西的人均供水量低于5立方米/人,近30个城市人均供水量低于10立方米/人,这些城市包括信阳、驻马店、信阳、商丘、忻州、运城、平凉、吕梁、周口、庆阳、菏泽,大部分位于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人均供水量只有珠海的1/20,显示这些地区不适合发展耗水量大的产业。
北京人均供气量为871立方米/人,全国还有日喀则、昌都、林芝、山南、那曲5个城市没有实现天然气管道供气。已经供气的城市还有10个左右人均年供气量不到5立方米/人,与北京有数百倍的差距。供气量大的城市气价低,适合发展耗能性高的产业。
在人均水运量看,舟山、芜湖、铜梁、池州、蚌埠位居全国前五名。舟山人均年水运量在300吨左右,为全国第一。从人均出租车数量来看(不含私家车做出租数量),全国最高的前十名城市,分别是北京、乌鲁木齐、石嘴山、克拉玛依、抚顺、盘锦、兰州、三亚、嘉峪关。很多城市常住人口净流出多,拥有出租牌照的出租车总数少,这导致人均出租车数量反而大。北京每万人的出租车数量为34个,但是中国有110多个城市人均出租车数量不到北京的1/10。这也反映出很多城市出租车牌照可以进一步放开。即使是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西安等城市,每万人拥有的出租车数量,只有北京的1/3-1/2。
四、产城融合指数:京深沪珠杭位居全国前六
2022年全国城市产城融合水平位居前十的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珠海、杭州、南京、舟山、厦门、无锡、长沙。
很多中小城市特别是边远城市的产城融合水平显得高,并非该地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总量大,而是因为经济不景气,导致常住人口外流,使得本地人均显示的医疗、教育、绿地等服务供给数大。
产城融合设置了6个分指标,分别为融资服务、进出口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科技研发服务、绿地服务。融资服务再细分为股权融资服务和银行贷款服务,进出口服务使用货物贸易指标。医疗服务使用每万人医疗床位数,教育服务了考虑每万常住人口的小学生数量。科技研发考虑专利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数字,绿地服务使用了建成区和空气质量、绿地覆盖率数字。
很多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产城融合的核心指标方面具有优势。比如以贷款为例,2021年杭州、南京、深圳、北京、上海,位居全国前六名。在2021年人均风投额方面,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位居前四。从人均贷款额款,2021年前五名分别是杭州、南京、深圳、北京、上海。2022年这些城市仍在全国具有优势,杭州人均贷款额预计在50万元左右。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初,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成都、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南京位居全国前十。
很多一般地级市产城融合能力在全国靠前,比如舟山、东莞、常州、景德镇、龙岩、十堰、宿迁等。不少城市在某些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舟山2021年人均进出口额、人均绿地面积均为全国第一。东莞的2021年进出口额超过1.5万亿元,为全国第四。景德镇建成区绿化率为全国第一,为50%以上。在每万人的发明专利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方面,方面,东莞、佛山、无锡等均为全国前列。
在空气质量方面,截至2022年12月12日一年时间内,空气质量最高的十个城市,分别是林芝、昌都、黑河、山南、拉萨、儋州、三亚、保山、丽江、海口。这也表明,发展养老旅游产业,并不一定都要去海口三亚,丽江、保山、鹤岗、伊春等空气质量好的地方,也适合发展季节候鸟型养老产业。
风投额是一个企业股权融资的一个手段,相比银行贷款,为中国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从2021年风投来看,全国获得风投融资的公司数量以及风投额最多城市,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为最多,均为1000亿元以上,苏州接近1000亿元。从2021年人均风投额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南京、苏州、长沙、常州、广州位居全国前十。
在2021年货物贸易总出口额方面,全国最高的前十名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宁波、广州、厦门、天津、青岛、成都。在人均出口额方面,全国最高的城市分别是舟山、深圳、厦门、上海、东莞、北京、珠海、宁波、崇左、东营,除了崇左外,其余的都为沿海城市。但是很多内地城市的对外贸易水平也比较高。比如2021年郑州、西安、长沙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前35名以内。
在高新技术企业方面,截至2021年12月初,北京有3.76万个,为全国第一。上海、深圳、苏州、成都、武汉、广州、杭州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分别为1万个以上。也有很多一般地级市,比如苏州、东莞、佛山、无锡、常州、温州、嘉兴、南通、盐城、中山、绍兴、江门、珠海、惠州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在2000个以上。这些一般地级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了很多省会城市,部分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了一些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很多中部城市,比如鄂州、岳阳、宜昌、洛阳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也在1000个以上,但是西部一般地级市普遍高新技术企业较少。
截至 2022年12月12日空气质量指数(截至2022年12月12日一年时间),全国城市最好的前十名城市,分别是林芝、昌都、黑河、山南、拉萨、儋州、三亚、保山、丽江、海口位居前十名。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主要是西北、华北、中原地区的城市为多。在建成区绿化率方面,景德镇、萍乡、新余、福州、本溪、赣州、北京、上饶、九江、宜春,位居全国前十名。
2020年北京、南京、上海、武汉、西安、太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的专科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在30%以上,其中北京在40%。很多城市人口总量大,高学历人才比例高,发展科技创新的优势大。仅仅2020年以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看,广州、郑州、武汉在100万以上,成都、南京、重庆、西安、昆明、长沙、济南、南昌的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在约70-100万。哈尔滨、合肥、石家庄、天津、南宁、上海也在50万以上。但是从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以及发明专利授权数看,很多城市相当靠后,反映这些城市未来可以发展科技创新的空间很大。比如从科技研发投入强度看,多年来全国只有20个左右的城市科技研发投入强度高于3%,高于3.5%的城市只有绵阳、北京、西安、深圳、上海不到10个城市。
五、要素成本:京沪深甬最高 吐鲁番中卫石嘴山最低
在要素成本方面,得分最高的前十名城市,分别是吐鲁番、中卫、定西、石嘴山、吴忠、固原市、临沧市、张掖、陇南、海东。这些城市的商业要素成本在全国最低。全国商业要素成本最高的城市(得分反而最低),由高到低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宁波、广州、杭州、厦门、温州、绍兴、舟山。西部和北方地区城市的要素成本低,得分比较高,南方以及东部城市的要素成本高。
要素成本指数考虑了人力成本、水电气成本和地价成本,权重分别为1/3。地价成本再分别细分为工业地价和房价,房价使用房价收入比指标。
在具体房价方面,以二手房价格为例,2022年底全国二手房价格最高的十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厦门、杭州、广州、三亚、南京、宁波、珠海。其中京沪深厦二手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在5万元以上。三亚、广州、杭州在每平方米3-3.5万元。南京、宁波、珠海、东莞、福州、苏州二手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在2万元。全国有约70个城市的二手商品房价格在每平方米1万元以上。哈密、宿州、宿迁、铁岭、张掖、石嘴山、七台河、吐鲁番、双鸭山、鹤岗的2021年底二手商品房价格在每平方米4000元以下。
在房价收入比方面(以一套100平方米的二手房价,与夫妻两人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深圳、厦门、北京、三亚、上海、杭州、广州、武汉、济南、福州为全国最高的十个城市。深圳在40以上(即夫妻两人40年的收入才可买一套房)。但是鹤岗、石嘴山、双鸭山、哈密、朔州、盘锦、克拉玛依、鹤岗等地,夫妻2人五年左右的收入可以买一套二手房。
在工商水价方面,北方地区普遍较高,比如2022年,赤峰、邯郸、北京、廊坊、沧州、保定、庆阳等地工商水价每吨在9元以上。全国工商水价前38名,全部都是北方城市,以华北地区水价最高。马鞍山、梧州、蚌埠、攀枝花、林芝、芜湖、黄山、柳州的工商水价在每吨3元以下,为全国价格最低的地区,均位于南方。
在工商燃气价格方面,2022年汕尾、开封、安阳、崇左、漯河、阳江、北海、柳州、龙岩、丹东、七台河、三明、防城港等工商气价在每立方米5.5元或以上。海东、渭南、宝鸡、乌鲁木齐、酒泉、雅安、定西、汉中、西宁、吐鲁番、克拉玛依、榆林、鄂尔多斯等城的工商气价为每立方2.5元以下。工商气价较低的地区,主要位于气源生产地附近;气价高的地区,普遍远离气源产地。
在工商电价方面,考虑到2022年全国大部分城实施了代工商电价制度,本次以代购电价来代替以往的最终销售电价来测算。以各地代购的1-10千伏一般工商电价为例,上海、浙江、广东各城的代购电价为全国最高,每千瓦时为0.5元以上。云南、新疆、宁夏、内蒙古、甘肃、广西等地城工商代购电价比较低,一般为每千瓦时0.5元以下。
在工业地价方面,北京为全国最高,每平方米超过了3000元。全国每平方米工业用地价格每平方米在1000元左右和以上但是低于北京的城,有杭州、温州、三亚、兰州、长沙、张家口、福州、南京、汕头、宁波、广州、深圳、上海。吐鲁番、抚州、张掖等地工业地价在全国低。
六、市场吸引力指数:超大城市靠前 区域分化严重
市场吸引力反映的是市场容量对投资的吸引力。市场吸引力使用了人口总量、经济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在进行测算时,还考虑了新冠疫情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本次在发布市场总量吸引力排名时,剔除了疫情因素。
数据显示,不考虑疫情因素,2022年市场吸引力最大的前10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杭州、成都、南京、宁波。但是很多地区投资吸引力低,一些东北、华北、西北的城市市场总量吸引力低。
另外,2022年疫情对各地经济的影响很大。比如2022年上半年上海经济总量历史上首次被北京超过,就是例子。另外郑州2021年受疫情和水灾严重,2022年经济开始恢复,前三季度实际经济总量在9968亿元,同比增长3%。
2021年全国城市常住人口新增最多的是武汉市,达到了132.24万人,这与大量的常住人口因为2020年疫情结束后大量人口返城定居有关。2021年杭州、成都、西安、长沙等城市常住人口增长量在20万人左右。但是在2022年预计上海的常住人口数因为疫情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各地消费情况也会出现剧烈变动。2021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加快的地区,以三亚、宜昌、咸宁、十堰、黄石、滁州、海口等22个城市,同比增速在20%以上。各地增长快有特殊原因。三亚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了43.1%。这与离岛免税销售快速增长有关。2021年岛免税销售实现零售额381.71亿元,同比增长76.4%,。2022年1-10月,三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34亿元,同比下降18.4%,,这与离岛免税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5.9%有关。湖北各城市2020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增长慢,这导致2021年消费恢复性反弹。但是2022年恢复正常。比如武汉2022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4.8%。
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看,2021年总量最大的10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杭州、重庆、天津、广州、南京、宁波。2022年排名在发生变化,以前10月数字为例,杭州一般预算收入已经进入第四名,广州进入第七名,宁波、武汉分别为第九名和第十名。
从经济总量看,2021年经济总量最大的前10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从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总量来看,重庆经济总量有超过广州的可能,泉州经济总量有超过济南和合肥的趋势。整体而言,各城市分化在加剧,预计几年之内,全国靠前城市经济总量排名会发生剧烈变化。
从2022年情况看的经济总量看,以前三季度为例,榆林、鄂尔多斯、晋城、长治等资源富裕城市,名义GDP增速在20%左右或以上,很多省会城市名义GDP在10%以上,预计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差距会继续扩大。
同时中国城市的人口流向也在发生巨变。2021年底,全国城市人口正在快速流向省会城市。全国2021年底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20个城市,有12个省会城市。另外有4个计划单列市。但是无一个直辖市常住人口增长超过10万。2021年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一个是城市群从核心超大城市转向周围城市,比如北京常住人口流向廊坊,广州常住人口流向佛山、东莞,上海常住人口流向嘉兴、苏州。另外一个趋势是流向正在成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比如武汉、长沙、青岛、济南、福州等。2022年上海的常住人口可能会出现下降的情况。这与武汉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的情况类似。2021年常住人口减少多的有哈尔滨、天津、宜昌、永州、邵阳、商丘、南阳以及一些东北城市。部分城市人口流失多,与疫情对经济影响大有关。
相比2021年城市经济总量,2022年前三季度很多城市排名有所上升。其中石家庄上升了5位,泉州、南通、榆林上升了3位,厦门、西安分别上升了2位。重庆、烟台、昆明、哈尔滨、襄阳、洛阳、潍坊分别上升了一位。但是很多城市排名有所下降。很多城市名义经济增速在10%以上,预计经济总量排名会发生重大变化。
从经济总量看,2022年全国城市总量以及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排名还会发生巨大变化。从2021年看,鄂尔多斯、克拉玛依、无锡、北京、苏州、上海、南京、深圳、常州、珠海位居全国前十名。鄂尔多斯和克拉玛依人均GDP在20万元以上,是陇南、定西等地的十倍左右。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最发达地区的上海,与边远地区一些城市相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在2-3倍。2021年各城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部分城市数据为估计),以部分西部、中部一些城市比较低。但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的地方,除了有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厦门、北京、上海外,还有很多内地城市,比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伊春、嘉峪关等城市,这与这些城市下辖县比较少有关。考虑很多西部地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三成左右,这表明西部很多城市仍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用于加工工业。
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全国城市最多的是南京市,达到8.38万元,为全国第一。上海、苏州、北京、泉州在6万元以上。但是有20多个城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1万元左右或以下,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以及西南地区的城市。
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方面,上海2021年达到7000亿元以上,北京、深圳分别在6000亿、4000多左右,苏州、杭州、重庆、天津在2000亿元以上,其余有10个城市在1000亿元以上。1/3左右的城市,即100多个城市收入不到100亿元,很多城市不到10亿元,与发达地区差距大。
七,2022年296个城市宜商亮点
7.1北京创新全国最强,信息业经济占比超纽约。
北京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常年在6%左右,已经超过了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科技创新城市。2021年北京信息业整体占经济比重为24.2%,超过纽约12.6%的比重。北京高新企业数和发明专利全国最多。截至2022年12月3日,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数为3.7万多个,是全国唯一超过3万个的城市。北京发明专利授权量多年为全国第一,2022年前11个月,发明专利授权量为8.2万个,为全国第一,超过第二、第三名之和。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中心,在非首都功能加快疏解的情况下,科技投资仍快速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技术服务业投资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带动下增长48.2%。
7.2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1000公里,2022年新开办企业数为全国第一。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数据,2021年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了936.2公里,其中地铁795.4公里,目前在建200多公里。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在2年内超过1000公里,其中九成是地铁,上海市地铁运营长度为全球第一。北京2021年底的轨道交通为856.2公里,在建线路接近300公里,预计几年后总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将超过1000公里。
京沪等城市全部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与全球大都市还有差距。比如在市域铁路方面,上海在2021年底仅仅运营56公里,北京仅仅115.3公里,南京最多,为244.4公里。青岛、成都分别运营有124.3公里、94.2公里。但莫斯科、东京的市域铁路运营里程在2000公里左右,伦敦在3000公里以上,纽约、巴黎、大阪在1000-2000公里之间。预计在2035年左右,随着京沪市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000公里后,京沪的全国轨道交通里程将与东京的差距缩小。
截至2022年11月底,上海企业在业延续的总数为273万,为全国第一,超过第二名城市约30万左右。2022年1-11月,上海新开办的企业总数为33万个(延续),也为全国城市第一。
7.3 2022年海口企业注册井喷,成全国税务成本洼地,新创市场主体数全国第一。
2022年海口新创市场主体数为全国第一,个税、所得税洼地吸引投资快速进入。
截止到2022年11月,海口今年前11个月新开办市场主体数为66万多个,位居全国第一;前11个月新创办的企业数为14.5万,位居全国第六。预计截至2022年海口全年每千人的新开办是市场主体数达到250个左右,位居全国第一。即2022年在海口平均4个人,就有1个人新创办了一家企业或个体户。海口2022年11月底在业延续的市场主体数为133万,为全国第二十二名,预计到2022年底海口每2个人就拥有一家市场主体。海口2022年底每千人新开办的企业数也为全国第一,三亚为全国第二,广州、深圳、上海分别为全国第三、第四、第五名。
海口2022年新创办企业数和市场主体数在2022年呈现井喷状态,与海南个税和企业所得税税率在全国形成洼地有关。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20年发布的《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20〕31号》),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另外,根据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符合条件的境内和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都适用15%个税优惠政策。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一般企业所得税采用25%的税率,个人所得税累计最高为45%,海南自贸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特定企业和个人的税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是吸引内外资快速进入的重要原因。2021年海口实际利用外资额为25.66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三十名。2022年1-10月实际利用外资15.18亿美元。海口2022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前10个月出口额为497.69亿元,同比增长37.1%,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0%。
7.4 成都双创快速发展,市场主体总数将冲刺全国第一。
2021年底成都市场主体数为全国第二,为326万个(在业延续)。截止到2022年11月底,成都市场主体数超过365万,预计在年底市场主体总数370万左右,2023年年底在410万左右,有望冲刺全国第一,超过深圳。成都和深圳将成为全国仅有的市场主体总数突破400万的2个城市。
2022年前11个月,成都新创办的市场主体总数、企业数分别为51万、26.9万个(在业、延续),都位居全国第二。成都2021年底常住人口数为全国第三,低于重庆、上海、北京,但是新增常住人口数为25.42万,位居全国第三名,按照发展趋势,在三、四年后,成都有望成为全国常住人口第三大城市。
成都常住人口增长快,城区轨道交通拓展面加快,助推了成都商务成本降低。成都2021年底轨道交通营业里程达到652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三。仅仅低于京沪,其基础设施指数位居全国第四。成都规划到2035年轨道交通总线路规模为1700公里左右,考虑公交化运营铁路的情况,整个市域范围内的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2500公里以上,在全国位居前列。成都轨道交通建设,采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的TOD模式(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的发展模式,推动了土地利用高效而集中的利用,实现了人口增长与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有效扩张。
7.5 杭州人均银行融资第一城、成全国风投第四城。苏州南京无锡长沙重庆风投发展快。
杭州除了金融机构贷款融资额较高外,股权融资也在全国靠前。2021年杭州人均贷款额为46万元,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11月末,杭州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2075亿元,增长11.0%。预计2022年杭州人均贷款额预计在50万元左右,预计仍为全国第一。2021年企业风投资金额达到1665亿元,人均风投融资额1.36万元,均位居全国第四,仅仅低于上海、北京、深圳。
杭州融资需求巨大,与经济增长以及科技创新发展快有关。2022年1-10月,杭州工业投资增长28.7%,制造业投资增长35.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0.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6.5%。相应,杭州2022年1-11月发明专利授权量为全国第四(27785个),人均发明专利授权量为全国第五(24.82)。
根据天眼查数据,2021年企业风投融资额度第四名到第十名,分别是广州、苏州、南京、无锡、长沙、重庆企业风投融资额度在500-1300亿元之间。这些城市双创促进了企业融资需求大,未来风投增长前景良好。
7.6 武汉成为第八个超大城市,合肥成为全国第十四个特大城市。
根据统计公报,2021年武汉常住人口为1364.89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32.24万。2020年武汉主城区常住人口普查数据为995万人,距离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超大城市标准仅仅差5万人。建设部数据显示,2020年武汉城区总人口只有865.29万,低于1000万;2021年武汉市城区总人口为1093.84万人,超过了1000万的超大城市标准。武汉成为继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后的第八个超大城市。
建设部数据也显示,2020年合肥城区总人口为475.01万,2021年达到641.77万,首次超过了500万的特大城市门槛,成为全国继东莞、西安、杭州、郑州、青岛、长沙、哈尔滨、佛山、南京、济南、沈阳、昆明、大连之后的第十四个特大城市(武汉已经升为超大城市)。2021年的数据显示。此前国家统计局的普查数据也显示,2020年合肥的城区常住人口数低于500万。
各地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杭州、成都、西安的常住人口增加数均为20万以上,长沙、青岛、南昌、郑州、宁波、济南、拉萨、福州、深圳、厦门、贵阳、嘉兴、佛山、南京的常住人口新增量在10-20万之间。按照目前的态势,西安、杭州、东莞在数年后,也有望步入超大城市行列。
7.7 2022年底长沙房价收入比、银川的商品住宅价格和工业地价,在省会城市中最低,具有投资置业的低成本优势。
2022年底,长沙房价收入比为8.6,是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中房价收入比最低的城市。全国另外有乌鲁木齐、沈阳、贵阳、呼和浩特的2022年房价收入比低于10。全国2022年12月中旬二手商品住宅价格最低的省会城市是银川,价格为每平方米7400多元,贵阳为每平方米为8200多元,为全国省会城市中次低。另外乌鲁木齐、长春的二手住宅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低于9000元,沈阳、哈尔滨、西宁二手住宅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低于1万元。在工业地价方面,2022年底银川、长春每平方米分别为270、390元左右,为全国省会城市中工业地价最低的两个城市。苏州、青岛、合肥、重庆、南昌、贵阳、沈阳、哈尔滨等十多个城市工业地价较低,每平方米不高于600元。
7.8 2022年底鄂尔多斯的人均GDP进入发达地区的标准,西安、银川进入高收入地区水平,沈阳、长春接近高收入地区水平。
根据世行2022年的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在1.32万美元,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接近),2022年底中国还达不到高收入国家的水平,但是鄂尔多斯人均GDP预计将超过4万美元,成为中国唯一变成发达地区的城市(世行的4万美元以上发达地区标准),2022年底西安、银川、北海新进入高收入地区的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2万美元以上,沈阳人均GDP为1.31万美元左右,接近高收入地区的水平,长春的人均GDP在1.26万美元,2023年将冲刺高收入城市水平。
截止到2022年年底,全国预计有100个左右的城市达到世行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第一名是鄂尔多斯,预计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以上(美元兑人民币以1-11月平均数字1美元兑6.69558元人民币),是全国唯一人均GDP突破4万美元的城市。克拉玛依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2022年底无锡、北京、苏州、上海、南京等20多个城市在2-3万美元之间,其中无锡、北京人均GDP接近3万美元,与纽约人均GDP在10万美元以上的水平仍差距大。
7.9东莞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为全国第一,中山、嘉兴、宁波、台州为第二到第五名。
从工业总产值看,尽管深圳、苏州、上海位居全国前几名,但是从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和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看,东莞为全国第一,2020年达到43万,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58%,是全国实体经济、制造业经济第一城。2020年全部制造业从业人数前十名分别是东莞、深圳、苏州、上海、宁波、佛山、广州、温州、重庆、泉州。从制造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占比看,前十二名的城市,分别是东莞、中山、嘉兴、宁波、台州、温州、佛山、苏州、无锡、惠州、湖州、金华,占比分别在40%以上。
全国有80多个城市制造业发展不足,从业人员不到1万人,有100个左右的城市制造业从业人数不到从业人员比例的10%。很多城市产业单一,偏重发展房地产和旅游业,制造业从业人数不到1000人,发展制造业实体经济迫在眉睫。
7.10 京沪深广杭蓉为软件产业前六城,郑州、南昌、哈尔滨、昆明软件业发展前景大。
2021年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增加值在全国前几名,这些城市软件从业人员也在全国靠前,但是城市之间差距大。北京2021年软件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在6500亿元,深圳和上海为3000多亿元,广州为2000亿元左右。
很多城市发展软件业的潜力大,比如郑州、济南、昆明、南昌、哈尔滨的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在50-120万之间,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八、第十、十一、十二。但是这些城市从事软件业人数分别只位居十几名以外,郑州为第十三名,济南为第十七名,昆明为第二十七名,南昌为第三十名。北京软件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为9.5%左右,全国仅五城软件业从业人员比例在5%以上。郑州、济南、南昌、昆明等从业人员比例低于3%,未来发力发展软件业的潜力比较大。
7.11西安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全国第四,西安、广州、成都、重庆、武汉、合肥、长沙、郑州等创新潜力大。
北京2021年科技研发投入资金为2629.3亿元,为全国第一,研发投入强度为6.53%,在全国第二,低于绵阳的7.15%。北京2022年前11月发明专利授权超8万个,为全国第一,科技研发人员有7万人左右,均为全国第一。深圳、上海2021年的科技研发投入资金额1500-2000亿元,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在4-6%,2022年前11个月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全国前两名之列。
2021年全国科技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是绵阳,在7%以上,西安的2021年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为5.18%,仅仅低于绵阳、北京、深圳。西安的七普人口受教育年限为11.38年,为全国第四,受过专科及以上教育的人口达到38万,为全国第八;每年在校大学生在89万左右,为全国第七。西安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二十五名左右,但是2022年前11个月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为全国第十名。西安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潜力巨大。
2022年郑州、广州、武汉、成都、重庆的本专科在校生在百万左右,每年高校毕业生以几十万计。另外青岛、石家庄、济南、合肥、长沙、郑州、西安、重庆、武汉、广州、成都等科技研究人员都在10万左到30万之间,未来这些城市通过出台促进创新的政策,增加政府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科技创新能力有望快速提升。
7.12 舟山、宁德、钦州、曲靖等优势产业发展迅猛,成经济增长新样本。
2022年1-9月,舟山、宁德、钦州、曲靖经济发展快,其中宁德经济增速为10.9%,为全国惟一的两位数经济增长城市。钦州、舟山、曲靖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9.1%、8.8%、7.8%,在全国名列前茅。2022年前三季度,曲靖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3.09亿元,同比增长7.8%。分别高于全国4.8个、全省4.0个百分点。
这些城市分别将自己城市的优势放大,成为书写区域增长故事的典范。比如舟山的港口吞吐能力为全国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的上海洋山港实际区域位置位于舟山,货物吞吐量连续十多年全球第一的宁波舟山港,也大量运用了舟山区位优势。2021年舟山人均进出口额为20.2万元,为全国第一。2022年前三季度舟山人均进出口额已经超过20万元。此外,舟山人均水运量多年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国内重要的铁矿石、原油、液体化工储运基地,舟山加快炼化投资,促进中转经济转向加工经济。近期总投资829亿元、预备实现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的浙石化二期项目陆续启动,带动1-10月舟山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8.2%。
类似的还有广西钦州市,利用天然深水港的优势,大力发展石化产业,从基础化工向高端新材料产业新格局迈进。今年有桐昆钦州绿色化工基地一期化工新材料项目、中石油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等多个总计达到1135.7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促进了工业快速增长。2022年1-10月钦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7%,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12.8%。
类似的宁德市,依靠电池核心产业,今年以来,宁德多个锂离子动力电池加快投产,2022年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9%,累计均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全市前三季度增速大大了10%以上。
曲靖则是大力发展制造业,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7.8%,其中实体经济贡献最大,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对经济贡献率达46.69%;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对经济贡献率为43.25%。其中主要焦距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绿色铝精深等11个资源优势产业。比如今年10月,投资25亿元新建焦化联产锂电材料配套项目,曲靖建成和在建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占全国产能的31.3%,已经形成了新能源电池从原材料到电池生产到回收的全产业链,成为云南省聚焦产业链延伸全力打造产业集群的典型。
7.13乌鲁木齐、克拉玛依、鄂尔多斯、包头等能源价格便宜,多城实现弯道超车。
乌鲁木齐、克拉玛依、鄂尔多斯、包头等具有天然气供气充足、天然气和电价便宜的便利条件。乌鲁木齐的2021年供气总量为30亿立方木,位居全国第八。兰州、西宁、包头、太原供气总量位居全国前三十名之列,乌鲁木齐、克拉玛依、西宁、包头、兰州人均供气量位居全前十名。乌鲁木齐、克拉玛依、鄂尔多斯、包头、兰州、榆林每立方米工商气价低于2.5元。2022年包头、鄂尔多斯、乌鲁木齐、克拉玛依、西宁、昆明工商电代购1-10千伏每千瓦时的价格低于0.33元,在全国较低。攀枝花则具有工商水电气价格同时都低的优势,2022年攀枝花工商每吨低于3元,1-10千伏工商代购电价每千瓦时低于0.4元,该地工商燃气价格每立方米低于2.6元。2021年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的供气总量为30.5亿立方米,为全国第八;人均供气量为778立方米,为全国第二,仅仅低于北京。乌鲁木齐工商业天然气价格为每立方米2.25元,为全国第四低。
达州、拉萨、海东、天水、定西、陇南、庆阳、拉萨、日喀则等从光伏、风电、煤电或天然气等开采等发展潜力看,未来发展潜力大,目前与同类城市的多个指标相比还有差距。
很多城市利用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的优势,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榆林、包头、鄂尔多斯2022年1-9月经济增速分别为7.6%、7.3%、6.9%,位居全国前列,名义增速分别为27%、13%、21%,三地的经济总量分别位于西部一般地级市(不包括省会城市)的第一、第四名、第二。榆林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总量为4609.44亿元,位居西部一般地级市第一名,规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9.7%,其中煤炭开采洗选业增加值增长12.6%,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包头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总量达到2821.5亿元。2022年1-10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9.5%。钢铁和光伏制造业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8%,其中光伏制造业增速居六大产业之首,达112.5%。鄂尔多斯市2022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同比增长10.6%,其中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该比重占80%。另外制造业和电力业快速发展,占比分别为13.6%和6.5%。鄂尔多斯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咱全国的1/6,该地煤炭产业占工业比重为70%左右,占整个经济比重为40%左右。
7.14 保山、丽江、黑河、伊春、曲靖、攀枝花等为旅游养老特优城市。
根据2022年截至12月12日的数据,2022年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十五个城市,分别是林芝、昌都、黑河、山南、拉萨、儋州、三亚、保山、丽江、海口、日喀则、呼伦贝尔、汕尾、普洱、伊春。其中儋州、普洱、保山、丽江、汕尾为南方地区,冬季暖和,与三亚可以媲美。呼伦贝尔、黑河、伊春为最北地区,适合在夏季度假。上述南北地区的城市,适合发展冬夏季的候鸟型养老旅游。
数据也显示,2022年截至12月12日,保山、普洱、牡丹江、张家口、贵阳、鹤岗、昆明、玉溪、佳木斯等,空气改善程度超过10%以上,这些地区也适合养老和旅游。另外攀枝花、桂林、柳州、河池、来宾、丽水、百色等城市地表水水质在全国处于最优水平,钦州、毕节、崇左、河池、曲靖、攀枝花的房价收入比在7左右以及以下,曲靖、攀枝花、毕节等冬暖夏凉,适合定居养老。
但是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左右,为全国前几名产业严重单一,房价位居全国前几名,经济总量小,需要加快去房地化。
7.15周口等市有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优势,曲靖等还有大量农村人口可以转移。
这些城市兼顾年轻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低等特点。很多城市16-44岁的乡村青壮力人口占到全部人口的15-25%,总量达到40-260万不等。其中周口、阜阳、南阳、湛江、赣州、临沂、茂名、商丘、邯郸、毕节、驻马店等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均在100万以上。不少城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万左右或以下。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12元,该年年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4432元。这些城市可以大力引进制造业投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另外曲靖、运城、渭南、绥化、毕节、临沧、普洱、赤峰从事农业人口总量和比例偏大,均有转移出来的巨大潜力。
八、展望2023:各地比肩竞帆 强者愈强亮点纷呈
8.1 2023年经济分化将加剧,各地宜商水平改善,将成为影响经济最核心因素。
2022年年底全国人口总量将呈现负增长状态,全国房地产对经济的副作用拉大,由此带来的土地收入和相关的税收收入,将减少3万亿元左右。城市的人口流入将进一步分化,除了少数城市外,大部分城市人口净流入少。2023年,根据中央要求全国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各城市应该更好地实施包容审慎的监管制度,大力实施双创,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各类市场主体健康规范发展。
8.2 各城市应该以发展经济,实现以人为本发展,防止过分强调抗疫的形式主义发生。
2022年一个重大教训是,很多城市一味地注重防疫的形式主义,实施城市静态管理,在以健康码、核酸阴性为条件,大搞弹窗和施黄码、红码,导致部分病人不能正常看病拿药,孕产妇不能到时去医院和产房生孩子,居民戴口罩都不能正常出行甚至不能到超市买菜,还有的地方商务人员出差后不能回所在城市,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由过度防疫带来的经济次生灾害,远大于疫情本身,极大地损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2023年大概率疫情将逐步退去,但是不排除少数地区少数时段疫情反弹的情况发生。应该避免抗疫的形式主义过度运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防范过度形式主义抗疫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8.3 各城市实施大数据画像,强优补短,促进经济增长成最主要任务。
各城市应该开展城市大数据画像,做好城市发展定位,促进短板加快弥补、优势尽快强固。特别是要查找到自身的核心优势,进而不断拓展优势。比如鄂尔多斯、曲靖、舟山、钦州等都是利用自身区位或者能源资源的优势,在开展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拓展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
很多城市拥有科教资源的优势,但是科技创新成效不显著,还有的城市科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但是科技研发专利却拖后腿。深圳科教资源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全国位于70名以外,但是在深圳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大,整个深圳专科和以上学历人员有500多万,位居全国第五名,这表明深圳对全国各地人才的吸引力大。深圳的科技人员数量,为全国第四,但是年度专利授权数为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为全国第二,显示出其科技人才实现创立的能力要高于别的城市。
很多城市的高校毕业生每年有20多万,是深圳的10倍,但是留在本地工作的少。多个城市的高校毕业生每年毕业人数在百万,但是实际留在本地的比较少。比如全国还有10多个地级市城市没有一所高校。
8.4 各城市应该创造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好城市靓丽名片。
美国各民用机场总量有2万多个,中国只有美国的零头。一些经济总量大、常住人口多的城市,可以先从货运机场以及通用机场以及其他类型机场起步,再拓展民航机场。原则上,所有地级或以上城市,地域面积大的县级行政区域,都应该研究建设机场的可能。在轨道交通方面,很多城市暂时无地铁和轻轨建设条件,可以发展地面单轨、空中吊轨以及有轨电车以及等低成本的轨道交通方式,促进城市交通改善,实现城市名片提升。很多城市,比如芜湖、重庆、柳州(在建)的单轨线路,武汉光谷正在建设的空中悬挂式单轨线路。株洲宜宾、盐城等地还开通了有轨电车。
8.5 创新型城市可设立科学家办公室,加大企业孵化力度,促进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学习美国以及以色列的经验,设立科学家办公室,对科技创新企业给予无偿科研资金支持,同时提供办公室等系列孵化服务,并未企业科技研发提供产学研合作、股权投资、国际交流合作等服务。并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帮助企业完成产品开发,并实现商业发展。典型案例是,深圳、株洲、重庆部分轨道交通,分别使用了本地的轨道交通技术,比如比亚迪的云轨,株洲中车的智轨,重庆中车公司的单轨技术,并分别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8.6 各城市加快促进平台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积聚。
平台经济能实现行业快速发展,在平台上给予个体赋能成为中小企业,进而再发展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可以实现产品、技术买全球卖全球,产业积聚一个城市、技术落地全国,以及人才和税收流向一个城市、产品在全国投产的产业裂变情况。各城市可以依据自身秉性孵化发展不同类型的平台公司,促进城市经济华丽升级。
8.7 各城市创造性实施要素市场化步伐,盘活沉睡的存量经济大盘。
中国目前的人才、土地、资金等市场化改革还待加快。仅仅以农村土地为例,根据普查数据,中国1.5亿乡村户人均居住面积45.8平方米,按30%闲置计算,有20亿平方米为闲置,仅仅按每平方米500元计算,闲置冻结资金相当于1万亿元以上。类似,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其中,流动人口(指超出市辖区外的人户分离,含跨省流动人口)为3.76亿人。另外,2021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亿人,2022年末预计达到3亿人。这些人并未很好享受工作所在城市的均等基本公共服务在贷款利率方面,中国长期年份房贷利率在5%左右,一些东亚发达国家低于2%。另外,在电价方面,云南各类电压的工商电价每千瓦时低于0.5元,但是在沿海地区一些城市在1元左右,甚至以上。
不少城市可以学习先进城市,实施创造性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写字楼可以挂居民户籍(比如宁波写字楼可以挂户口)、居民住宅可以办公司(比如长沙住改商,居民住宅在小区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注册公司)、农村闲置土地可以买卖(重庆实施地票改革和更低占补平衡),外地居民可以买房获得本地户籍(厦门、南京、南昌等),分城市取消买房买车的各类限制(多城买房限购政策取消,买车限购政策在很多城市仍实施),实施直购电改革(云南,2022年代购电大工业用电每千瓦时0.4元)降低用电成本等。
三十人大数据研究院介绍:三十人大数据研究院为全国从事城市、园区的经济增长、营商水平、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水平研究等大数据单位,拥有全国城市上百个维度可比较的数据,学术委员会不定期发布各类报告,多年为一些研究机构、公司、地方政府完成定制数据和咨询服务,学术委员会专家不定期举行数字经济三十人论坛,报告专家从2016年开始发布全国、各城市投资环境、营商、金融竞争力等报告,最新数据以及报告网址见: www.i3ren.com, www.30forum.com,报告版权为北京三十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所有。
学术顾问:国家统计局原司长黄朗辉
课题组:定军,钟杰,孙凤娇,张羚,朱梦晴,李纪凡,戴钰婷,胡梦琳,程佳琳,叶思妤,胡倩
撰稿:定军,钟杰
联系我们:微信为 41710266,邮箱为shixisheng21@126.com